【坡子街•廉洁泰州】难忘的接待|朱长顺
信息来源:坡子街笔会 发布日期:2022-12-16 15:52 浏览次数:

1985年,我任口岸镇政府文书(办公室主任),时称政府机关的“内当家”。

当时,刚刚明确,接待县里下乡的干部,一律按每人1.5元的标准到食堂就餐。不久,县委副书记倪加明带着县委办、农委一行四人来口岸实地调查了解我镇村组秋收秋种秋征(征缴公粮)工作。镇党委书记交代我,“倪书记一行与口岸区委的领导是骑自行车来的,今天的接待标准稍微高一点。”我口头上答应了书记,但心里有些为难。毕竟钱从哪里出?于是,我向离休的老书记请教。我曾是他的通信员。老书记对我说:“你就请食堂司务长在食材上弄好点,量弄大点,超出的费用在办公室平时变卖废旧报刊的收入中开支。”

中午时分,大家纷纷落座,开始还有说有笑,随着甲鱼、鳗鱼、红烧肉逐一摆放在餐桌中央,渐渐地气氛凝重了起来,“叫你们四菜一汤,你们‘盘子换缸’,还上鳗鱼鮰昂……”倪书记风趣押韵的话,使在场的人忍不住笑出声来,但倪书记不笑,始终板着脸。

口岸区委书记曾是倪书记的领导,也是县委办的老主任,为缓和气氛,赶紧圆场:“今天大家都很辛苦,难得一次,下不为例……”倪书记听了,也不接话,他对我说,“小朱,除留下红烧肉外,其余都撤掉。”边说边走到厨房,让炊事员打上丝瓜烧豆腐、大椒炒毛豆等家常饭菜。

一时间,气氛降到冰点。

饭后,除每人当场交付1.5元给食堂外,倪书记对大家说:“不是我不领情,也不是我不给情面,因为,规定是我们定的,我们随意变动,怎能服众呢……”

此次接待,我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