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推动构建基于江苏实践的基层监督体系 ——实时发现百姓身边问题 常态长效维护群众利益
信息来源:新华日报 发布日期:2024-08-06 09:49 浏览次数: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化片区协作办案,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协同联动,及时移交问题线索……今年3月以来,一场建筑垃圾(工程渣土)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在昆山迅速打响。在重拳惩贪治腐的同时,昆山市纪委监委向市住建局(城管局)制发监察建议,督促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监督管理,开发建筑垃圾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实现对建筑垃圾产生、运输、贮存、利用、消纳、处置环节的全面监管。

  力量分散、效能不高等问题,曾是制约基层监督的实践难题。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以惩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牵引,打破监督壁垒,融合监督力量,共享监督信息,推动构建基于江苏实践的基层监督体系,实时发现老百姓身边的问题,随时发现随时查处,推动监督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监督的部署要求,促进县域纪检监察机构、职能、力量等资源要素高效配置,近日,省纪委监委制定《关于优化完善县乡纪检监察监督体系的指导意见(试行)》,对县乡纪检监察监督体系进行整体设计,深化“4+2+Z”联动模式,建立“1+2+N”统筹机制,构建“1+3+X”协作机制,推动基层横向整合监督资源,纵向延伸监督触角,形成“县统筹抓乡促村”新格局。

  深化“4+2+Z”联动模式,我省完善县级纪委监委机关内部运行机制,由4个综合业务部门统筹牵头,驱动监督和办案2个业务主轴,综合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保障监督办案,实现内部工作体系同频共振相互支撑、衔接顺畅配合高效。

  在更大范围整合运用监督力量,我省建立“1+2+N”统筹机制——县级纪委监委加强统一调度,在1名班子成员扎口分管下,联系乡镇(街道)与联系县直单位的2类纪检监察室结对编组,统筹整合“N”个乡镇(街道)和派驻机构业务和人员力量,打好组合拳、团体战。

  以昆山为例,市纪委监委制定片区协作工作指引,整合“室组地企”监督力量,划分4个协作片区,明确1名常委(委员)牵头,建立片区内主办人、协办人制度,分类细化任职标准,围绕重要专项、重点案件实行搭配编组,提升协作质效。在不动产登记窗口领域公职人员内外勾结谋利问题专项治理中,该市纪委监委利用片区协作机制,快速锁定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多名窗口工作人员涉嫌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中介人员好处问题,目前已留置3人。

  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省纪委监委构建“1+3+X”协作机制,在县级纪委监委联系乡镇(街道)的纪检监察室,继续保留派出监察员办公室牌子,1个派出监察员办公室负责联系3个左右乡镇(街道)及其下辖的“X”个村(居),在所联系片区内统筹业务和力量,紧密协作开展全流程、全要素监督办案,促使工作真正融通融合。

  盱眙县以构建县镇村三级监督“贯通体”为抓手,推动13个镇街配齐配强机关纪委委员103人,在全县154个村(社区)推行村级纪检委员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并选聘为县监委监察信息员,明确履行监督工作联络站站长职责,实现纪检、监察和民主监督贯通协调、增强合力。

  建强专责监督的同时,我省注重发挥好县级党委对各类监督主体的领导和统筹作用,打造协调各方、有效衔接、规范高效的监督平台,推动责任下压、重心下沉、力量下移。

  扬州市常态化运作“党委统筹指挥、纪委组织协调、职能部门高效协同”责任体系,围绕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强化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以全链条监督推动问题整改见行见效。在江都区,区委、区政府将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多次专题研究谋划工作举措;各镇、各部门持续强化联动协作,合力梳排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逐项推动为民办实事;区纪委监委立足专责监督职责定位,深挖彻查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针对查办的扬州市广陵区李典镇沿江村前后三任村支书贪腐案件,扬州市推动广陵区党委政府对62个行政村开展农村集体财务“三年轮审”,推动组织部门探索村干部交流任职,推动市县两级农业农村等职能部门反思优化现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模式。该市纪委监委还协助市委出台《关于加强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工作的意见》,明确9大监督25个监督主体之间的问题线索移送、监督信息互通、监督成果运用等机制,建设监督信息溯源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大整合”、助力“监督大融合”。目前,各监督主体共移交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94条。

  立足新起点,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基层监督体制机制改革,督促基层党委(党组)扛起主体责任,发挥基层纪委专责监督作用,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做到群众身边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有人提醒、违纪违法问题及时有人惩戒、制度漏洞及时有人修补、教育引导及时有人组织,常态长效维护群众利益。(顾敏)